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好医术三月前2.5万人阅读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摆脱和降低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治疗最多并发症的复位不良问题,是临床很多医生的迫切需要。对于肱骨近端骨折复位治疗、钢板螺钉与髓内钉治疗技术的技巧、肱骨近端骨折假体置换的选择适应症的认识与技术的应用,很多临床医生并没有完全掌握且存在诸多困惑和误区。今天我们来详细学习相关知识,值得学习借鉴!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流行病学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(1)发病特点

占全身骨折的4%-5%,占肩部骨折的26%。多见于高龄人群,占高龄骨折的1/3。


(2)治疗状况

大部分患者经过保守治疗,配合康复锻炼均可获得良好效果。但保守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,比如说:

  • 无法改善力线及功能;

  • 延迟愈合或不愈合;

  • 肱骨头坏死;

  • 腋神经损伤:平均在13周后出现,约半数可在1年内缓解。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

手术治疗指征:

对于大多数移位且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,手术更为可取

  • 肱骨头相对移位>50% 

  • 内外翻角度>20°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相关解剖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,能在三维空间进行功能活动。这不仅是由于肩关节解剖结构上的特点所决定,也是由于盂肱关节的活动与胸锁、肩锁关节以及肩胛胸壁之间的联合活动所致。当臂外展超过40°-60°,继续抬高时,就伴随胸锁和肩锁关节的运动及肩胛骨的旋转运动。


(1)正常肩关节X光正位片解剖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
(2)肱骨近端解剖特点

  • 肱骨头关节面呈半圆型 

  • 前外为大小两结节 

  • 大结节靠外,其下为大结节嵴 

  • 小结节居前,相当于肱骨头中心,下为小结节嵴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肱骨近端解剖(前面观)

1:解剖颈 3:大结节 5:肱骨头 6:结节间沟 8:小结节 10:外科颈
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肱骨近端解剖(内侧面观)

1:解剖颈 5:肱骨头 8:小结节 10:外科颈
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1.腋神经 2.肱二头肌 3.喙肱肌 4.三角肌 5.肋间臂神经 6.外侧束 7.肱三头肌外侧头 8.正中神经外侧根 9.背阔肌 10.肱三头肌长头 11.肩胛下神经下部 12.内侧束 13.臂内侧皮神经 14.前臂内侧皮神经 15.肱三头肌内侧头 16.正中神经内侧根 17.正中神经 18.肌皮神经 19.胸小肌和胸外侧神经 20.后束 21.桡神经 22.至肱三头肌的桡神经分支 23.肩胛下肌 24.大圆肌 25.胸背神经 26.尺神经 27.肩胛下神经上部


(3)肩关节的血供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腋动脉 旋肱后动脉 旋肱前动脉


主要是旋肱前动脉→肱骨头血运。


旋肱前动脉沿着肩胛下肌下缘向外于喙肱肌深面通过,到达肱二头肌腱沟处,并发出一条升支,于大结节水平进入肱骨头。


(4)肱骨近端肌肉、血管及神经的分布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损伤机制及分型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(1)致伤因素

  • 直接暴力    

  • 传达暴力     

  • 电击、癫痫时肌肉不规律收缩


(2)骨折分型

  • Koher分型

  • Watson分型

  • Codman分型

  • Neer分型

  • AO分型


1.Neer分型(基于关节部分和大、小结节和肱骨干的位置关系,骨折块的移位取决于附着肌肉韧带组织的牵拉):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


一部分骨折:无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,占所有的85%,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,常是非手术治疗。三角巾或石膏托悬吊。

二部分骨折:常见外科颈和大结节的撕脱骨折。

三部分骨折:常见为外科颈骨折合并大结节撕脱骨折并移位。肱骨头仍保留良好的血运,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。

四部分骨折:

  • 软组织损伤严重

  • 血运破坏严重

  • 肱骨头坏死率大

  • 手术并发症多

  •  功能恢复慢

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人工肱骨头置换是手术适应征。


2.AO分型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AO分型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临床表现及诊断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(1)临床表现:

  • 局部肿胀、压痛

  • 骨擦感

  • 主被动活动受限

  • 患肢紧贴胸壁,用健侧手托住

  • 合并肩关节的半脱位(肩关节内出血、积液压力增高)


诊断依靠症状及放射检查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
(2)常见骨折类型

  • 结节撕脱骨折 

  • 肱骨外科颈或解剖颈骨折 

  • 移位骨折 

  • 骨折-脱位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肱骨外科颈骨折  无移位型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外科颈骨折 外展型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外科颈骨折 内收型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外科颈骨折 伸展型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解剖颈骨折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大结节骨折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合并肩关节半脱位,大结节撕脱性骨折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合并肩关节脱位的大结节骨折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合并肩关节脱位的大结节骨折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肩关节半脱位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治疗及手术入路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肱骨近端骨折中有85%左右为轻度移位骨折,Neer分型中:一部分骨折常采取保守治疗;二部分骨折中,部分外科颈骨折可以保守,大结节撕脱明显移位的需手术治疗;三、四部分骨折只要情况允许,应尽可能手术治疗。 


(1)手术治疗:

  • 经皮穿针克氏针或空心钉固定 

  • 切开复位克氏针、钢丝、钢板、髓内钉内固定 

  • 人工肩关节置换 

  • 肩关节融合

  • 内固定手术治疗


(2)内固定:


1.普通板固定: 

  • 适用肱骨近端简单骨折固定

  • 容易出现螺钉松动、退钉等情况,导致内固定失败

  • 不宜早期功能锻炼


2.锁定板固定: 

  • 适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

  • 不容易出现螺钉松动、退钉等情况,碎骨片固定后不容易发生二次移位

  • 更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 

  • 可以进行早期安全的功能锻炼


3.钢板螺钉内固定

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三部分骨折,选用AO的LCP系统锁定钢板。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
4.肱骨距螺钉: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
5.经皮穿针克氏针或空心钉固定

适用无移位一部分骨折,结节撕脱性骨折。


6.髓内固定

适应征:The indications for intramedullary locking nail osteosynthesis are three and four-part fractures with metaphyseal comminution or diaphyseal involvement but only minor displacement of the tuberosities. 干骺端粉碎或骨折累及骨干  (结节移位不明显)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
髓内固定不足与特点:

  • 医源性肩袖损伤(2.6%)

  • 与锁定钢板相比不一定存在优势

  • 对于骨质疏松骨折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


合理的说法是,手术创伤会造成微循环损伤,但是其本质是一过性的,并不一定造成实质性的肩袖损伤。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
7.微创内固定:

  • Resch Humerusblock(动力固定装置)

  • 关节镜辅助下经皮螺钉固定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微创内固定不足:

  • 骨折移位(Humerusblock better than only Kirschner wire)

  • 骨折不愈合、骨折固定不够牢靠、影响早期功能锻炼

→追求弹性固定、髓内骨折而缺少锁定机制,骨折移位发生率高!

仅关注骨质忽视软组织,这是不可行的,因为很难掌握肩袖的状况!


(3)手术入路


1.肩峰下前外侧入路

缺陷:

  • 切口长度有限,无法向远端延长

  • 肱骨大结节骨折是最佳适应症

  • 也可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

  • 稍远端的肱骨骨折需要改行肩关节前方入路

  • 劈分三角肌,对肌肉损伤大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
2.肩关节前方入路

优点:

  • 切口长,但从三角肌、胸大肌间隙进入,损伤小

  • 适用于肱骨近端各部分骨折及稍远端的肱骨骨折

  • 可向远方延长切口可显露肱骨

  • 部分松解三角肌、胸大肌止点,影响小


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进入,看似切口大,实则损伤小,三角肌易于拉开。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软硬兼施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(1)什么是软硬兼施:

  • 软硬结合--肌腱与骨块的结合

  • 要充分了解骨块和对应的肌腱附着

  • 大结节--冈上肌、小圆肌--向上向后移位

  • 小结节--肩胛下肌--内侧移位


(2)如何软硬兼施:


识别肱二头肌长头腱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识别分离的骨块和附着肌腱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钢板--肱骨距螺钉的支撑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植骨-内侧结构的支撑(人工骨或腓骨)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对于严重骨质疏松的病人, 除了肱骨距螺钉外,可以用一块腓骨,目的是为了对内侧进行支撑,此时再加上肱骨距螺钉,可使得成功率更高。另外一种笨办法就是用骨水泥,在骨水泥还未完全干之前置入,代替骨的缺损,也可以达到内侧支持作用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(3)大小结节用不可吸收线穿骨质后捆绑拉拢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(4)双钢板的使用

不能作为主流,只是在NeerⅢ型、NeerⅣ型的时候,特别严重的骨折或骨质疏松时,通过双板钢板的固定,来达到稳定内侧皮质,增强愈合能力。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附:大结节撕脱骨折内固定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适用经手法复位失败,骨折移位超过1cm者;骨折块拉至肩峰下。 

麻醉:颈丛麻醉 。

体位:仰卧位,患肩垫高与手术台成30°角。


操作方法:

切口:自肩峰外侧缘,约5cm,平行于三角纤维方向。 

劈开三角肌纤维,切开三角肌肩峰和锁骨外侧端的附着点,显露结节部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在结节上用3.0钻头朝肱骨头方向钻孔,深约12-20mm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用钛丝穿过肩袖 

将钛丝缠绕螺钉钉帽一圈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选择合适长度螺钉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拧入干预螺钉至钉帽外露3mm深度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用钢丝钳把钛丝缠绕拧紧,检查骨折复位情况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肱骨近端骨折:解剖、分型、治疗及内固定全面讲解!

冲洗伤口,逐层缝合肌肉,皮肤切口 

曲肘90°位三角巾悬吊制动,2周后开始被动活动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总结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•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仍是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首选

  • 刚柔并济,软硬兼施

  • 要充分了解骨块和对应的肌腱附着

  • 刚性:骨折复位、植骨、内侧支持和钢板坚强固定

  • 柔性:肩袖组织通过缝线技术收拢包裹,减少移位的发生


说明:本文为好医术作者原创整理,部分内容来源于陈文钧主任课件,仅用于学习交流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!

文章推荐

undefin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