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,也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二大原因。目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技术已相当成熟,无法仅通过生活方式改善,或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的患者,可接受冠脉介入术来获得有效治疗。但是,很多人认为放了支架就可以做“甩手掌柜”了,恰恰相反,为防止术后复发以及支架内血栓、再狭窄等并发症,更为了今后冠心病不再发展,以下注意事项必须引起重视!
1.危险因素控制仍需控制[1]
2.药物治疗仍需坚持[1-3]
①抗血小板药物:
阿司匹林+氯吡格雷即双联抗血小板治疗,是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形成风险的关键性治疗。如无禁忌证,PCI术后应常规“双抗治疗”(氯吡格雷75mg qd/替格瑞洛90mg bid+阿司匹林100mg qd),之后阿司匹林长期维持。
对于接受介入治疗但未置入支架患者,术后运用氯吡格雷75mg/d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至少持续28天,最好持续12个月;
对于接受支架植入(无论是裸金属支架还是药物洗脱支架)植入的患者,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2个月。
②降脂药物:
常用药物为他汀类降脂药,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,除降低血脂,还有抑制炎症反应,改善内皮细胞功能,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,抑制肝脏合成过多胆固醇等作用。应根据血脂的冠心病危险分级,给予个性化的调脂治疗,并长期维持,其中降脂目标:
极高危者LDL-C<1.8mmol/L;
高危者LDL-C<2.6mmol/L;
中危和低危者LDL-C<3.4 mmol/L。
③β受体阻滞剂:
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(ACEI):
这类药物有改善血管内皮,促进血管扩张,减轻心脏负荷,改善心肌功能、抗心肌缺血、抗心室重构等作用,适用于冠心病心功能不全,尤其是心梗及长期心绞痛患者,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。若无禁忌证,所有冠心病患者均应使用ACEI,如患者不能耐受ACEI,可用ARB类药物代替。
⑤其他:
如硝酸酯类,钙离子拮抗剂,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药物等,以及部分中药有改善冠脉微循环、保护血管内皮、促进血管新生等作用,如有需要,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选择应用。以上药物根据患者情况应用。
3.警惕药物不良反应[1]
4.定期复查
支架植入之后,应定期复查血压、血糖、血脂控制情况以及肝肾功能,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。支架术后一年以内甚至几个月就可能出现血管再狭窄的情况,尤其是本身血管病变严重、范围广、支架植入多的患者尤其应该定期复查。
5.警惕危险信号[4]
支架植入后,出现胸闷、胸痛是病情复发的危险信号。如果介入后一个月内出现此症状,要考虑是否有血栓形成。半年内出现胸闷、胸痛,尤其是与以前发病时症状相似,应高度怀疑发生了再狭窄。一旦出现以上情况,应入院复查冠脉造影。
好医术心学院综合整理自心希望快讯、《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(第2版)》《超高危ASCVD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