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好医术三月前3.8万人阅读

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学习目的:

  • 使用系统方法评估骨骼X光片

  • 使用有助于解释图像的公共线

  • 描述肘部解剖学

  • 认识并理解脂肪垫的重要性

  • 了解可能导致的损伤机制和可能的骨折/脱位

  • 了解肘部周围不太常见的骨折

  • 准确描述脱位和相关骨折

  • 了解成人和儿童的受伤模式有何不同

  • 了解常见的同名词

  • 确定正常的儿科解剖结构和二级骨化中心的发展

  • 识别正常变体及其意义



正常的解剖学:

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
肘关节的X线解剖  肘关节常规X线片包括伸肘前后位及屈肘90°的侧位。正位像肱桡关节间隙清晰,呈下凹的浅弧形;肱尺关节间隙有尺骨滑车切迹重叠而变暗,呈上凹的弧形,故而正位片上肘关节间隙呈波浪状。屈肘侧位片,肱尺关节间隙清晰,呈半环形,前为冠突,后为鹰嘴。肱桡关节掌侧清晰,背侧部分和尺骨冠突相重叠。此时通过桡骨纵轴线的延长线也穿过肱骨小头中心。

    伸肘正位片上,肱骨、尺骨长轴线形成向外165°~170°的夹角,此为生理性前臂外翻角,男性一般大于女性。若小于165°叫肘外翻,大于190°叫肘内翻,如果是180°则叫直肘,均属异常表现。肱骨长轴与尺骨长轴在内下方的夹角谓之提携角,正常范围5°~20°之间,女大于男。


脂肪垫征  The fat pad sign :

脂肪垫征又称为帆船征、肘关节的间接骨折征 、八字征:是指由于肘关节囊内出血,使关节滑膜、脂肪垫被推移,在侧位片上出现象“船帆”状,或是说“八”字状影像,多见于小儿髁上骨折。

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  • 前脂肪垫和后脂肪垫分别位于冠状窝和鹰嘴窝内。

  • 关节内骨折将导致血液和骨髓渗漏到关节中以产生关节积液。这使脂肪垫远离骨头。

  • 前脂肪垫通常可见为包含前肱骨皮质的透明线。如果看到“帆标志”或“刺标志”(向前抬高)是不正常的:

    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  • 可见的后脂肪垫总是异常,并且总是由于大量积液。并非所有的积液都与骨折相关,但是如果看到积液(和移位的后脂肪垫),则存在潜在的隐匿性骨折的机会大大增加。可能的下方骨折,可能是未移位的桡骨头骨折或髁上骨折:

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  • 正常脂肪垫不排除骨折。肘部损伤可使关节囊破裂,使关节僵硬症从关节处流出。因此,凸起的脂肪垫将不可视化。


前肱骨线  Anterior humeral line

  • 在侧位投影上,当沿着肱骨皮质的前表面绘制并延伸线时,它应该穿过肱骨小头的中间三分之一(因为远端肱骨的关节面向前偏移):

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  • 这对于证实细微的髁上骨折特别有用,因为线将穿过肱骨小头前三分之一,具有远端肱骨碎片的特征性后移(由于FOOSH,典型的肘关节后脱位是上肢在伸展位跌倒(fall on outstretched hand, FOOSH)):

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
  • 桡骨肱骨小头线 Radiocapitellar line:

  • 在正常解剖位置情况下,任何投照位置,近侧桡骨干中轴延长线必然通过肱骨小头,称为桡骨肱骨小头线。若此线不通过肱骨小头,则是桡骨头脱位可靠的x线征象

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  • 异常的桡骨肱骨小头线将证明桡骨头脱位:


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




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骨化中心:

  • 出生时,肱骨远端、桡骨近端和尺骨近端由软骨组成,不含骨化中心。六个骨化中心逐渐以一致的顺序出现,直到12岁。骨化中心扩大,并在14至16岁之间融合(除了内侧上髁,其融合持续18至19年)。

  • 这些骨化中心及其出现的顺序可以通过助记符CRITOL记住:


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C = CAPITELLUM            肱骨小头
R = RADIAL HEAD           桡骨头
I = INTERNAL EPICONDYLE (MEDIAL)     内上髁
T = TROCHLEA               滑车
O = OLECRANON           鹰嘴
L = LATERAL EPICONDYLE      外上髁

这些中心在女孩中的表现早于男孩。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,但外观的顺序总是相同的,这一点在识别内部(内侧)上髁撕脱时非常有用。

  • 在与肱骨融合之前,外上髁的隆起与肱骨小头融合。

  • 滑车通常不规则地骨化。鹰嘴的隆起可以模拟骨折,特别是当它开始融合时。

  • 在评估儿科肘部时,始终找到骨化中心。


桡骨头骨折   Radial head fracture

到目前为止,成人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。可能很微小; 一个明显的脂肪垫标志可能是唯一的证据。桡骨头/颈部骨折可见:

  • 延伸到关节的线性透明区: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  • 颈部皮质断裂:

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
冠突骨折 Coronoid process fracture

  • 由于冠突和桡骨头的叠加,容易被误解为桡骨头骨折。如果没有移位,可能会很细微:


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髁上骨折  Supracondylar fracture:

  • 占FOOSH儿童肘部骨折的主要原因。通常情况下,它们会使髁突向后移位,从而产生异常的前肱骨线。阳性脂肪垫标志也是指示性的,这可能是轻微的非移位骨折的唯一线索:

  • 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  • 血管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,由广泛移位的骨折引起,因为肱动脉和正中神经都向前移位。





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    

髁突骨折   Lateral condyle fracture

  • 儿童常见骨折。因此,熟悉骨化中心的位置和正常变化非常重要: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
孟氏骨折脱位  Monteggia fracture-dislocation

  • 由于桡骨和尺骨是环形结构,如果看到一个移位的骨折,则应该寻找另一个。第二次受伤可能是错位。

  • Monteggia骨折脱位,是指尺骨近端轴的骨折伴有桡骨头的相关脱位。这可以通过绘制radiocapitellar线来识别。

  

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
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  • 在腕部远端可见类似的骨折脱位(Galeazzi骨折脱位),其中桡骨远端骨折伴有远端桡尺关节的脱位。


内部(内侧)上髁骨化中心的撕脱   Avulsion of the ossification centre for the internal (medial) epicondyle

  • 虽然不常见,但这对儿童来说是一种严重的伤害,不容错过。

  • 内侧上髁是第三个骨化中心,出现在肘部,最后一个融合。

  • 可能会发生伤害:

    1. 脱位后。

    2. 通过起源于内侧上髁的前臂屈肌的收缩。这通常发生在投掷球时,从而撕裂上髁。

  • 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位移。次要的轻微位移,可能比重大位移更明显。如果骨化中心大大移位,它将位于可能被误认为滑车骨化中心的关节内。

值得收藏系列!肘关节影像讲解

  • 如果看到滑车的骨化中心,但是上髁内侧没有,则必须怀疑上髁的撕脱。



肘关节脱臼  Pulled elbow:

  • 这是年幼儿童最常见的肘部损伤之一。手上的突然拉动导致桡骨头在环形韧带下方向远侧半脱位,环形韧带被夹在关节内。这种陷阱导致孩子将前臂保持在中间位置。

  • 治疗只是前臂的旋后,使韧带恢复到正常位置。未指明射线照相。



本文来源:医疗互动

文章推荐

undefined